大三了,選擇考研還是考注冊會計師?
發布者:網上發布
觀點一:
考注會比較好,考研出來不還得要這個東西么。
觀點二:
考注會吧,兄弟,注會會給你迅速帶來收益,學位是個長期投資,長期收益的東西,不必急于一時。
觀點三:
1.要是專科畢業后考研,還要4年時間。4年后研究生的狀況怎樣很難預知。
2.考研不容易,除非你考一個一般的學校。如果沒有很大的決心,還是要慎重。并且考研要很多的資金。
3.會計的專業性強,走專業這條路不比考研的差,例如中級高級會計師還是很吃香的。
選擇考研:
觀點一:
考研的人很多,考注會的人也不少,對一個沒有什么實踐經歷和社會工作經驗的學生來講,是考研還是考注會呢?我的建議是:考研。
上研究生可以學到一些理論的知識和專業的知識,可以抓緊時間來修煉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,提升自己的職業競爭力。考上注會就要把這個證書和工作掛鉤了,不然你考它做什么呢?但有個證書的人就一定可以找到注會的工作嗎?并不一定,這是大家都看到的現實情況,如果考上注會就可以做相關工作了,那不是大家都去事務所了。
兩相比較,對沒有什么工作經驗的大學生來講,可能考研把握比較大一些,當然上了研究生不是進了保險箱,也會有就業的壓力的,但是還是可以控制的。
做什么做好了都可以有機會的,所以不要人家一窩蜂地考,你就去考,都有證了,也就等于都沒有證了。總會有一些機會是可以抓住的,在人多的國家里,做宏觀可能好看但不實用;做微觀可能暫時不被看好,但很實用而可以用來生存。那什么是你說的宏觀和微觀呢,你要學習和觀察,思考和討論,總有方法在那里閃閃發光的。可以先考研,注會以后再考慮也可以啊。在這個社會,技能有時候比什么證書重要多了,技能就是你擅長做的事,那你擅長做什么呢?一個有意思的思考題目!
觀點二:
我也是學會計專業的。今年大四。根據我的經驗,還是考研比較好。
考注會的話大家都知道,已經改成6+1的模式,你除了5年過6門之外,還有3年過一個項目。這增加了你過注會的成本。國家注會改革其實就是為了限制過多沒有經驗的學生過注會。因為說實話注會還是需要很多實踐經驗的。比如我同學,他參加的是改革前的注會考試,現在已經全過取得證,還是需要有事務所接受,而且得實習一陣。再者,如果你是男生還好,女生的話,你即便過了注會,那種工作強度也不是你能受的下來的,我一姐們已經是注會了,在事務所工作了一陣實在累不下來,改行在央企做會計了。
觀點三:
如果選擇進銀行系統的話,建議考研,原因如下:
1、考研相對容易,不會占用太多工作時間,二者相對可以兼顧得到。
2、大學學的是統計學專業,注會考試科目相對較多,而考研只有一兩門專業課,因此復習起來周期較短,壓力較小。
3、目前很多銀行對于學歷較為看重,一般都要求是碩士及以上學歷,因此考研的話前景也不錯,性價比比考注會高。
總結:
說了這么多,其實我個人覺得這個問題要從你是什么專業來入手、如果你是會計專業或者財會專業的話、專業知識扎實、考注會倒是可以的,但是要知道的是考注會是**的比考研要難很多的、畢竟很年過的人不是那么多。
其實考研還是考注會全看你對以后工作的規劃,看看哪個對你的規劃更加有幫助再決定,有同學問要不要考研注會一起考,對于這個觀點我不是很同意。考個注會至少是需要兩年的、而且必須付出很多的努力。
正確選擇的基礎建立在你對自身和對備選選項的深刻了解上,只有這樣,你才能充分地權衡好利弊,做到始終都能選擇到不后悔的選項。最后也希望本文能幫助到大家做出正確的選擇。